汽车氧传感器故障灯亮了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24-06-14 13:14:00 浏览:12 分类:维修问答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汽车氧传感器故障灯亮了是什么原因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汽车氧传感器故障灯亮了是什么原因以及氧传感器无信号是什么原因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汽车氧传感器故障灯亮了是什么原因

传感器损坏。

因为传感器如果坏了,会传导错误信号,同样会引发故障灯报警。如果是这个原因,需要更换传感器就好。如果确认传感器正常,那么引发尾气排放问题的原因,大部分是来自于积碳,并且车辆的积碳还属于比较严重的程度了。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最根本问题是汽油没有充分燃烧,残留在发动机内部时间长了之后就形成了积碳。

这既与平时的驾驶习惯有关,也与所加的油的有一定关系。如果加了不合适的或者是质量不是很好的汽油,无法保证燃烧充分,就会形成积碳。

扩展资料:

发动机故障灯亮的原因

当电脑接收氧传感器的参数后尾气排放严重超过国家法定标准后,电脑内部程序无法修正到标准范围之内,此时发动机控制电脑就会通过仪表发出污染排放超标的警示灯(黄色的污染灯亮),用以提醒车主到维修站去检查发动机污染排放灯。

并不是所有发动机故障灯亮都不能开,如果发动机故障灯亮,机舱无异响,仪表无其他异常提示,车辆动力未受影响,变速箱升挡没有影响,可以继续行驶至维修店进一步排查。

二、氧传感器堵塞会有故障码吗会产生什么故障现象

氧传感器一旦出现故障,将使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电脑不能得到排气管中氧浓度的信息,因而不能对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会使发动机油耗和排气污染增加,发动机出现怠速不稳、缺火、喘振等故障现象。因此,必须及时地排除故障或更换。

一、氧传感器的常见故障有:

1.氧传感器中毒。氧传感器中毒是经常出现的且较难防治的一种故障,尤其是经常使用含铅汽油的汽车,即使是新的氧传感器,也只能工作几千公里。如果只是轻微的铅中毒,接着使用一箱不含铅的汽油,就能消除氧传感器表面的铅,使其恢复正常工作。但往往由于过高的排气温度,而使铅侵入其内部,阻碍了氧离子的扩散,使氧传感器失效,这时就只能更换了。

另外,氧传感器发生硅中毒也是常有的事。

一般来说,汽油和润滑油中含有的硅化合物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硅,硅橡胶密封垫圈使用不当散发出的有机硅气体,都会使氧传感器失效,因而要使用质量好的燃油和润滑油。

修理时要正确选用和安装橡胶垫圈,不要在传感器上涂敷制造厂规定使用以外的溶剂和防粘剂等。

2.积碳。由于发动机燃烧不好,在氧传感器表面形成积碳,或氧传感器内部进入了油污或尘埃等沉积物,会阻碍或阻塞外部空气进入氧传感器内部,使氧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失准,ECU不能及时地修正空燃比。产生积碳,主要表现为油耗上升,排放浓度明显增加。此时,若将沉积物清除,就会恢复正常工作。

3.氧传感器陶瓷碎裂。氧传感器的陶瓷硬而脆,用硬物敲击或用强烈气流吹洗,都可能使其碎裂而失效。因此,处理时要特别小心,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4.加热器电阻丝烧断。对于加热型氧传感器,如果加热器电阻丝烧蚀,就很难使传感器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而失去作用。

5.氧传感器内部线路断脱。

二、氧传感器的常见故障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检测:

1.氧传感器加热器电阻的检查。拔下氧传感器线束插头,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氧传感器接线端中加热器接柱与搭铁接柱之间的电阻,其阻值为4-40Ω(参考具体车型说明书)。如不符合标准,应更换氧传感器。

2.氧传感器反馈电压的测量。测量氧传感器的反馈电压时,应拔下氧传感器的线束插头,对照车型的电路图,从氧传感器的反馈电压输出接线柱上引出一条细导线,然后插好线束插头,在发动机运转中,从引出线上测出反馈电压(有些车型也可以由故障检测插座内测得氧传感器的反馈电压,如丰田汽车公司生产的系列轿车都可以从故障检测插座内的OX1或OX2端子内直接测得氧传感器的反馈电压)。对氧传感器的反馈电压进行检测时,最好使用具有低量程(通常为2V)和高阻抗(内阻大于10MΩ)的指针型万用表。

具体的检测方法如下:

1)将发动机热车至正常工作温度(或起动后以2500r/min的转速运转2min);

2)将万用表电压档的负表笔接故障检测插座内的E1或蓄电池负极,正表笔接故障检测插座内的OX1或OX2插孔,或接氧传感器线束插头上的号|出线;

3)让发动机以2500r/min左右的转速保持运转,同时检查电压表指针能否在0-1V之间来回摆动,记下10s内电压表指针摆动的次数。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反馈控制的进行,氧传感器的反馈电压将在0.45V上下不断变化,10s内反馈电压的变化次数应不少于8次。如果少于8次,则说明氧传感器或反馈控制系统工作不正常,其原因可能是氧传感器表面有积碳,使灵敏度降低所致。对此,应让发动机以2500r/min的转速运转约2min,以清除氧传感器表面的积碳,然后再检查反馈电压。如果在清除积碳可后电压表指针变化依旧缓慢,则说明氧传感器损坏,或电脑反馈控制电路有故障。

4)检查氧传感器有无损坏。拔下氧传感器的线束插头,使氧传感器不再与电脑连接,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开环控制状态。将万用表电压档的正表笔直接与氧传感器反馈电压输出接线柱连接,负表笔良好搭铁。在发动机运转中测量反馈电压,先脱开接在进气管上的曲轴箱强制通风管或其他真空软管,人为地形成稀混合气,同时观看电压表,其指针读数应下降。然后接上脱开的管路,再拔下水温传感器接头,用一个4-8KΩ的电阻代替水温传感器,人为地形成浓混合气,同时观看电压表,其指针读数应上升。也可以用突然踩下或松开加速踏板的方法来改变混合气的浓度,在突然踩下加速踏板时,混合气变浓,反馈电压应上升;突然松开加速踏板时,混合气变稀,反馈电压应下降。如果氧传感器的反馈电压无上述变化,表明氧传感器已损坏。另外,氧化钛式氧传感器在采用上述方法检测时,若是良好的氧传感器,输出端的电压应以2.5V为中心上下波动。否则可拆下传感器并暴露在空气中,冷却后测量其电阻值。若电阻值很大,说明传感器是好的,否则应更换传感。

5)氧传感器外观颜色的检查。从排气管上拆下氧传感器,检查传感器外壳上的通气孔有无堵塞,陶瓷芯有无破损。如有破损,则应更换氧传感器。

三、汽车的前氧传感器电压过低是什么原因

原因有以下几种:

持续低电压信号表明有可能是混合气过稀、氧传感器本身故障等;

喷油器堵塞,喷油器喷孔堵塞可能会导致个别缸喷油量太少,引起混合气过稀故障。严重时会导致喷油器不喷油;

燃油压力太低,喷油脉宽一定的情况下,燃油压力低,循环喷油量减少,导致混合气过稀;

空气流量计和节气门之间有未经计量空气。在此处漏入的空气没经过空气流量计的测量,空气流量计输送给ECU的信号有误,导致喷油器喷油量太少,从而致使混合气过稀;

进气歧管和缸盖之间的垫片漏气。使得部分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没有检测到,造成喷油量相对减少,混合气过稀;

燃油蒸气回收系统的碳罐电磁阀常开。使发动机在怠速、低转速小负荷、高速(n>4000~4500r/min)全负荷、突然加速或减速、发动机水温<55℃等过渡工况下混合气过稀;

废气再循环系统(EGR)故障。应根据工况及工作条件的变化自动调整再循环的废气量,一般控制在6%~13%之间。如EGR阀常开,则会在上述过渡工况下混合气过稀;

发动机ECU及线路异常。对喷油量的控制指令产生错误;

由机械原因引起的气缸压缩压力低。如:气门烧损、活塞环断裂等,造成燃烧不完全甚至缺火,使部分氧“未经消化”即排出缸外,引起排气中的氧含量升高,氧传感器向ECU输送“混合气过稀”的信号;

氧传感器加热故障,使其输出信号不稳定或无变化,致使ECU无法控制喷油量,易出现混合气过稀;

氧传感器和控制单元之间导线电阻过大。氧传感器输出电压过低,ECU误认为“混合气过稀”;

氧传感器通大气的孔堵塞,使传感器内外侧的氧离子浓度差减小,反馈电压处于低位,ECU误认为“混合气过稀”。

拓展资料:

氧传感器需在一定条件下,输出信号才能稳定而有效:

自身温度达到一定值后,当废气温度低于一定值(锆式约300℃左右,钛式约600℃左右)时,氧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不稳定。所以传感器内常有加热器;

发动机工作在稳定工况。发动机在起动、暖机、加速、大负荷等工况下氧传感器处于开环状态,输出信号电压不变。

用诊断仪,或者是发现可归类于氧传感器故障的问题时,拆下传感器看有无破损、污渍或接触不良。线路很少会出问题,一般都是氧传感器本身及接触部位。

检查氧传感器加热器电阻。1和2号角正常11~16欧姆,1~4号角无穷大,异常的话更换传感器。如果正常,请检查传感器正b电压,也就是线束侧2号角,正常应该为11到14伏。

测量电压如果正常,那检查传感器到电脑的线束。如果测量电压异常,那检查,氧传感器的集成继电器。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